妇科疾病与其他科不同,有一系列特有症状。在很多情况下,不同的疾病可表现相似的症状,因此必须熟悉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,结合检查,全面考虑,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。
一、阴道出血 是指阴道、宫颈与子宫的出血,以子宫出血最多见。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,不规则或持续性出血,接触性出血等,出血量可多可少,出血时间可长可短。发生出血的原因很多。生育年龄妇女于闭经后出现不规则子宫出血,应想到与妊娠有关的疾病,如流产、宫外孕、葡萄胎等。青春期和更年期出血多为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。中年以上妇女出血,可为生殖道良性肿瘤,如子宫肌瘤。绝经后妇女出血,生殖道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大,如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。其它外伤、生殖道炎症以及血液病均可引起阴道出血。需详细了解患者的年龄、出血的时间、血量、持续时间、与月经的关系、有无伴发症状等。并要问清未次月经和前次月经日期。
二、白带异常 正常情况下阴道有少量乳白色分泌物,为宫颈与子宫内膜腺体的分泌物,并混有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、白细胞和乳酸杆菌,为无色、无味或蛋清样,呈酸性反应。一般在经前、排卵期、月经后或妊娠期稍增多。如白带异常或增多,为黄色、脓性、泡沫状、有臭味伴外阴搔痒及烧灼痛,以滴虫性阴道炎、淋病为常见,亦可见于慢性宫颈炎、老年性阴道炎或子宫内膜炎等。白带呈乳酪状或豆腐渣样,常伴有外阴奇痒,多为霉菌性阴道炎。血性白带,除见于子宫颈息肉、粘膜下子宫肌瘤等良性肿瘤外,应警惕宫颈癌、子宫内膜癌恶性肿瘤的可能性。须注意白带的色、量、气味性状及伴随症状等。
三、盆腔肿块 最常见的妇科盆腔肿块是子宫肌瘤与卵巢囊肿,其次为附件炎性包块与卵巢癌等。应仔细询问肿块发现的时期、部位、大小、硬度、活动度、生长速度、有无压痛及并发腹痛等。须与妊娠子宫、腹水及慢性尿潴留鉴别。
四、月经失调 有闭经、月经不规则、月经过多或过少、痛经等。主要为神经内分泌失调所致,其它生殖器肿瘤亦可致月经过多。须了解症状出现及治疗过程。
五、下腹痛 急性下腹痛是妇科急症常见的主诉,大多为卵巢囊肿蒂扭转、宫外孕、急性盆腔炎、痛经及子宫内膜腺肌症等疾病引起。慢性下腹常因慢性盆腔炎或肿瘤压迫所致。应详问腹痛起病急缓,发生的部位、性质、程度,有无放射痛,与月经的关系,是否并发其他症状如阴道出血、休克、发热等,既往有无发作史。
六、不孕 应了解月经史、婚姻史及双方过去有无慢性疾病如结核、盆腔炎等,作过何种检查和治疗。
中医妇科疗效显著
中医妇科一直被患有妇科疾病的人所看好,中医妇科对月经不调、闭经、痛经、崩漏、绝经前后诸证、带下过多、带下过少、恶阻、胎漏、胎动不安、滑胎、子肿、子晕、产后发热、产后恶露不绝、产后身痛、缺乳、不孕症、妇人腹痛、癥瘕等传统妇科病种均有丰富的治疗经验,临床疗效显著。
1、中医善“调”,副作用少
天然中药调节内分泌,增强免疫力,在手术前后、产后康复、女性更年期保健、亚健康、月经不调的治疗、性功能保健等项目上,中医药有明显优势,能有效避免用某些激素类药对患者的影响。
2、整体观念,标本兼治
中医药对妇科疾病的防治,是从调理脏腑气血、平衡阴阳入手,从根本上治疗。除中药内服外治之外,从心理疏导、家庭配合、社会调节、生活调摄等方面辅助治疗,防治“未病”,疗效显著。
3、全面调养,补气养血
中医在女性人流、药流术后及各种疾病后康复调养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。针对女性这一时期耗气伤血、体质虚弱的特点,运用阿胶、鹿角胶、桂圆、紫河车、鹿茸、红枣、冬虫夏草、西洋参等对机体进行全面调养,调节内分泌,补气养血养颜,使气通血旺,机体得以迅速康复。
4、简便灵活,方法多样
除内服中药外,还有针灸、按摩、推拿、灌肠、热敷等多种综合疗法,对不孕不育症的治疗、康复与保健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,对于一些药物疗效欠佳或难以速效的疾病,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。
妇科常见病症中医疗法
功能性子宫出血:中医称功能性子宫出血为“崩漏”,认为是肾气不足,血热妄行,气滞血癖等原因造成。治疗上以“初用止血以塞其流,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,末用补血以还其旧”为三大治疗章法。
更年期综合征:现代医学认为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是一个复杂的内分泌变化过程,通常使用激素和镇静剂治疗,效果不佳。中医用辨证论治的方法,对症下药,常常收到满意的效果。
月经不调: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和血量的改变为主,结合月经的颜色、质地及全身症状,从寒、热、虚、实四个方面辨证治疗,能收到较好效果。
慢性盆腔炎:主要症状为下腹隐痛、有坠胀痛、腰酸痛,月经加剧,经量多,经期延长。一般的消炎镇痛药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而中医药调治,能收到较好的效果。
不孕症:生育期妇女,婚后3年以上不孕者,或分娩、流产3年以下不孕者,均称为不孕症。治疗不孕症,中医历来颇有独到之处,只要妇女不是严格的生理缺陷,用中药治疗一般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。
子宫脱垂: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到坐骨水平以下,甚至脱出阴道口。中医称为“阴挺”、“阴脱”。本病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,效果较好。
乳腺炎:中医称乳腺炎“乳痛”,是青年妇女产后常见的乳病。早期,常用抗生素疗,但效果不可靠;晚期则多施行手术切开,往往将乳腺破坏,病人遭受痛苦,又影响哺乳。此病如用中药治疗,红肿一般均可内消,病人痛苦少,又不影响哺乳。